1.一般規定 ? |
1.1.管道敷設前,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1.2.管道應敷設在原狀土地基或經開槽后處理回填密實的地基上。當管道在車行道下面時,管頂覆土不宜小于0.7m。當管道在綠化道下時,管頂覆土不宜小于0.5m。? 1.3.施工時,管頂的最大允許覆土,應按設計規定對管材環剛度,溝槽及其兩側原狀土的情況進行核對,當發現與設計要求不符合時,可要求改變設計或采取相應的保證管道承載能力的技術措施。1.4.當聚乙烯排水管道穿越鐵路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鋼,鑄鐵等材料制作的保護套管,套管內徑應大于聚乙烯管外徑300mm。對埋設在鐵路下的管道,套管設計應按有關鐵路等的規定執行。聚乙烯排水管道不得在建筑物和各類構筑物的基礎下面穿越。 1.5.在地下水位高于開挖溝槽槽底高程的地區,地下水位應降至槽底最低點以下。管道在敷設,回填的全部過程中,槽底不得積水或受凍。必須在工程不受地下水影響,基礎達到強度和管道達到抗浮要求時方可停止降低地下水。 1.6.當聚乙烯排水管道作為管道交叉倒虹管使用時,其工作壓力除應符合管材的產品標準外,還應小于0.05MPa。聚乙烯排水管不宜用于穿越河道的倒虹管 。 1.7.管道應直線敷設。當遇到特殊情況需利用柔性接口轉角或利用管材柔性進行折線或弧形敷設時,其偏轉角度和彎曲弧度應符合生產廠規定的允許值。? 1.8.管道的施工測量,降水,開槽,溝槽支撐和管道交叉處理,管道合槽施工等的技術要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本地區排水管道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1.9.對采用承插式接頭的管道,插口插入的方向應與水流方向一致。 |
2.溝槽?
2.1.溝槽槽底凈寬度,可按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并根據管徑大小,埋設深度,施工工藝等確定。當管徑不大于450mm時,管道每邊凈寬不宜小于300mm;當管徑大于450mm時,管道每邊凈寬不宜小于500mm。? 2.2.溝槽形式應根據施工現場環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質情況,施工設備及季節影響等因素制定。? 2.3.開挖溝槽應嚴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擾動基底原狀土層?;自O計標高以上0.2-0.3m的原狀土,應在鋪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如遇超挖或發生擾動,可換填10-15mm天然級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徑小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實,其密實度應達到基礎層密實度要求,嚴禁用雜土回填。槽底如有尖硬物必須清除,用砂石回填處理。? 2.4.槽底不得受水浸泡,若采用人工降水,應待地下水位穩定降至溝槽底以下時方可開挖。 3.管道基礎
|
3.1.管道應采用土弧基礎。對一般土質,應在管底以下原狀土地基或經回填夯實的地基上鋪設一層厚度為100mm的中粗砂基礎層;當地基土質較差時,可采用鋪墊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礫基礎層,也可分二層鋪設,下層用粒徑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層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A密度應符合本規程表3.2.4的規定。對軟土地基,當地基承載力小于設計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狀土被擾動面影劇院響地基承載能力時,必須先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在達到規定的地基承載能力后,再鋪設中粗砂基礎層。? 3.2.在管道設計土弧基礎支承角范圍內的腋角部位,必須采用中粗砂或砂礫土回填密實?;靥罘秶坏眯∮谥С薪?α加30o,回填密實度應符合表2.4的規定。? 3.3.管道基礎中在承插式接口,套筒連接等部位的凹槽,宜在鋪設管道時隨鋪隨挖(如圖1)。凹槽的長度,寬度和深度可按管道接頭尺寸確定。在接頭完成后,應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度。 |
|
3.4.對由于管道荷載,地層土質變化等因素可能產生管道縱向不均勻沉降的地段,應在管道敷設前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 3.5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地基處理宜采用砂樁,塊石灌注樁等復合地基處理方法。不得采用打入樁,混凝土墊塊,混凝土條基等剛性地基處理措施。? 4.管道連接材料? 密封圈插接所用的彈性密封橡膠圈,應由管材生產廠配套供應,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彈性密封橡膠圈的外觀應光滑平整,不得有氣孔,裂縫,卷褶,破損,重皮等缺陷;? 2 彈性密封橡膠圈應采用天然橡膠。橡膠密封圈的邵氏硬度宜采用50±5,伸長率應大于400%;拉斷強度應不小于16MPa。? 5.管道安裝及連接? 5.1管材下管前,必須按產品標準逐節進行外觀檢驗,不符合產品標準者,嚴禁敷設。 |
5.2.應根據管徑大小,溝槽和施工機具裝備情況,確定用人工或機械將管材放入溝槽。下管時應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穩下溝,不得與溝壁,溝底激烈碰撞。吊裝時應有二個支撐吊點,嚴禁穿心吊。? 5.3.承插式密封圈連接,套筒(帶或套)連接,法蘭連接等采用的密封件,套筒件,法蘭連接用的法蘭,緊固件等配用件,必須由管材生產廠配套供應。當連接時需要采用潤滑劑等輔助材料時,可由管材生產廠提供相關信息。? 5.4.管材連接時必須對連接部位,密封件,套管等配件清理干凈, 不得 附有土和其他雜質。機械連接用的鋼制套筒,法蘭,螺栓等金屬制品,應根據現場土質并參照相應的標準采取防腐措施。? 5.5.承插式密封圈連接宜在環境溫度較高時進行,插口端不得插到承口底部,應留出不小于10mm的伸縮空隙。在插入前,應在插口端處壁做出插入深度標記。插入完畢后,插入長度和承插口圓周間空縫應均勻,并保持連接管道軸線平直。? 5.6.管道敷設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損壞,當局部損壞的孔徑不大于60mm或環向,縱向裂縫不超過管周長的1/12時,可采用焊槍進行修補。當局部損壞超過以上范圍時,應切除破損管段,采取換管或砌筑檢查井,連接井等措施。? 5.7.雨期施工時應采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當管道安裝完畢尚未覆土而遭到水泡時,應進行管中心和管底高程的復測和外觀檢測,如發現位移,漂浮,拔口等現象,應及時返工處理。? 五,管道與檢查井連接? 1.管道與混凝土或磚砌檢查井連接時,宜采用剛性連接。? 2.當管道已敷設到位,在砌筑磚砌檢查井井壁時,宜采用現澆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炷涟獾暮駧觳灰诵∮趌00mm,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0(圖2,3圖2)。3.當管道未敷設,在砌筑檢查井時,應在井壁上按管道軸線標高和管徑開預留洞口。預留洞口內徑不宜小于管材外徑加l00mm。連接時用水泥砂漿填實插入管端與洞口之間縫隙。水泥砂漿的配合比不得低于1:2,且砂漿內宜摻入微膨脹劑。磚砌井壁上的預留洞口應沿圓周砌筑磚拱圈(圖2,圖3)。? 4.對現澆混凝土包封連接,宜采用自膨脹橡膠密封圈,可在澆筑混凝土前,將橡膠圈套在插入井壁管端的中間部位。? 5.在檢查井井壁與插入管端的連接處,澆筑混凝土或填實泥砂漿時管端.圓截面不得出現扭曲變形。當管徑較大時,施工時可在管端內部設置臨時支撐。當采用承插口管時,在下游出口端不宜將承口部分插入與井壁連接。如無雙插口管,可將承口切除。采用專用管件與檢查井連接時,專用管件應由管材生產廠配套供應。? 6.管道與檢查井連接完畢后,必須在管端連接部位的內外井壁做防水層,并符合檢查井整體抗滲漏的要求。? 7.當管道敷設在軟土地基或不均勻地層上時,檢查井與管道連接可采用過渡段。過渡段由不少于2節短管柔性連接而成,每節短管長600~800mm。過渡段總長度根據地質條件確定,可取1500~2000mm。柔性接頭可采用承插式,套筒式(平口管)等橡膠密封圈接頭。過渡段與檢查井宜采用剛性連接。? 8.檢查井與上下游管道連接段的管底超挖(挖空)部分,在管道連接完成后必須立即用砂石回填,并按設計土弧基礎支承角根據本規程"管道基礎(PE)"的規定回填密實。 |
|